【帶飯友注意】隔夜菜致癌係誤會!兩類不宜翻叮蔬菜

2 Veggies You Must Stop Reheating

「食咁多年都無事,而家先話無益?」帶飯返工是不少打工仔省錢必備,但經常有人說,食隔夜菜會致癌,雖然這個老掉牙的錯誤資訊早已被推翻,就如老媽說:「都食到咁高咁大…」不過並非所有蔬菜都「叮」得,當中有兩類「隔夜菜」最好少叮為妙,因為經過一晚儲存及翻熱後會變得無益,不宜進食,帶飯友要留心啦。

兩種不宜「翻叮」的「隔夜菜」:

1. 有葉的蔬菜
例如常吃的菜芯、白菜、菠菜、娃娃菜、生菜,翻熱時菜葉已經變黃,所含的水溶性維他命、維他命KEC和纖維營養都會流失,建議盡量少帶!

2.菇菌類
即日食並無問題,若翻熱吃就有機會滋生細菌,因為蘑菇在翻熱後味道和蛋白質會改變,容易變壞。

三類「隔夜菜」建議:

1. 根莖類蔬菜
如蕃茄、粟米、紅蘿蔔等,所含營養如胡蘿蔔素、茄紅素, 是屬於脂溶性維他命的一種,不易因隔夜或接觸空氣而流失,適合隔夜帶飯翻熱。 

2. 十字菜類
如西蘭花、椰菜花,含大量纖維,營養流失較少。

3. 瓜類
屬粗纖維多、水溶性少,即使隔夜翻熱都可保存營養價值,建議連皮食及切大片一點。 

其實食物本身含有天然膳食硝酸鹽,根據愛俄華大學微生物學博士林慶順教授,在其網站科學的養生保健「亞硝酸鹽致癌?誤會大了」一文指,不論是隔夜菜,或是加工肉品,有關它們因為含有「亞硝酸鹽」而會致癌的說法,都是源自於錯誤認知而造成的以訛傳訛。 

他解釋,隔夜菜是因細菌滋生而將本身所含的硝酸鹽轉化後成「亞硝酸鹽」,會造成「血紅素變性」,而非細胞癌變,它在高溫或酸性的條件下才會跟「胺」結合而形成「亞硝胺」,雖然亞硝胺在動物性實驗發現「亞硝胺」會致癌,但目前還沒有讓人體致癌的證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