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竹筷有菌】測試:竹筷清洗後仍藏10億細菌 正確處理及清洗方法

筷子是亞洲人日常進食時的必須品,但有測試發現,不同材質、紋理的筷子含菌量可相差37倍,其中有紋竹筷細菌數嚴重超標,比馬桶蓋髒7至8倍,使用不乾淨的筷子有可能吃菌入肚,有損健康,專家建議避免用有刻紋或顏色鮮艷筷子!究竟正確的處理及清洗餐具的方法是甚麼?
沒有妥善處理餐具的話,可能會令其滋生數以萬計的細菌!早前台灣東森電視台,委託輔英科大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李政達,檢測不同款式的筷子在清洗後仍會殘留的細菌數。測試先將不同材質的筷子於清洗後放入烘碗機,隨後拿出並在筷子上20平方厘米的範圍塗上無菌水,再把採樣放進試管,透過冷光儀進行檢測。
筷子細菌數超標 只有不鏽鋼筷合格
檢測結果發現,木筷、竹筷及仿瓷筷的細菌數遠遠超出標準值(200單位), 只有不鏽鋼筷的細菌數合格。李教授解釋,木筷本身的纖維屬性和表面紋理是細菌數超標的原因。木質纖維有許多縫隙,即使盡力清洗木筷,亦會殘留大量食物殘渣,如湯汁於縫隙裡。縫隙會因此而成為細菌溫床,提供環境讓微生物生長。檢測結果如下:
筷子款式 | 菌數 |
木筷子 | 660 |
竹筷子 | 350 |
仿瓷筷子 | 310 |
不銹鋼筷子 | 91 |
紋竹筷細菌數量比馬桶蓋髒7-8倍
筷子的含菌量與其材質,紋理、外觀均有關係,李教授以兩隻竹筷比較測試,一支有刻紋,另一支表面光滑無紋,有紋竹筷細菌數高達13,000單位,無紋竹筷只有350單位,兩者相差37倍。李教授指出,有紋竹筷比馬桶蓋髒7-8倍,若以13,000單位換算成數字計算,即每克含10億以上細菌。
清潔筷子的方法及建議
使用清水和洗碗精清洗筷子並不足夠,建議清潔和消毒兩管齊下才能有效殺滅細菌。注意事項如下:
1. 洗刷餐具上的食物殘留,用洗碗精清洗,用溫水洗走髒物及洗潔精,將筷子放進100°C熱水兩分鐘後不用擦拭,直接放置在乾燥、乾淨的地方風乾即可
2. 避免使用有刻紋或顏色花俏的筷子,前者易藏菌,後者含色素等重金素毒素
3. 定期更換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