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事無故發火?可能有躁鬱症!躁鬱症13個症狀

bipolar disorder

世上最遙遠的距離,莫過於期待著星期五來臨時才驚覺今日竟然只是星期一!「星期一壓力症候群」令不少人「燥底」人士發作鬧人,被鬧的當然不好受,但先別一面倒責怪他們,因為他們可能面對生活上的壓力、重大挫敗而誘發躁鬱症。想知究竟同事是否躁鬱症發作,留心觀察他們有否以下十三個躁鬱症症狀!

躁鬱症的症狀

躁鬱症症狀就如其名,包含了「躁期」及「鬱期」兩個階段。躁期患者會出現異常高亢(elevated)的情緒,表現任性、容易動怒、精力異常旺盛。依照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可分為輕躁症發作(hypomanic episode)及躁症發作(manic episode)兩種,主要差異在於「患者能不能夠自我控制」,前者即使精力旺盛、自信滿滿、多言,但還可維持正常生活,予人感覺這個人最近怎麼這麼「嗨」;而後者則沒辦法控制自己的行為,會做出無法承擔後果的事情,影響到社交和工作。

躁期常見症狀:

– 睡眠需求降低、精力異常旺盛 
– 自我膨脹、講話異常誇大
– 講話講得又快又多,而且無法停止
– 想法天馬行空、跳躍
– 無法專注、容易分心
– 可能會亂買東西、亂投資、捐出大量財產等無法自我的行為 

鬱期常見症狀:

– 心情鬱悶、情緒低落、活動力降低
– 對所有事情、甚至是原本喜歡活動都沒興趣
– 體重變化,可能是增加或減輕
– 睡眠異常,可能是失眠或嗜睡
– 整天感到疲累沒動力
– 變得悲觀消極甚至
有死亡或者自殺念頭
– 專注力降低  

躁鬱症與憂鬱症的症狀非常相似,診斷關鍵在於患者有沒出現過「輕躁症」或者是「躁症」的症狀,若果沒有,那就會被認為是單純的憂鬱症。躁鬱症患者時被誤診,因為單純的輕躁症或憂鬱可能就忽略。 躁鬱症患者的症狀或會在「躁」和「鬱」兩極擺盪,且分成三型:
第一型躁鬱症:患者會在狂躁期、輕躁期,與憂鬱期之間反覆循環
第二型躁鬱症:只有輕躁期與憂鬱期,不會出現狂躁期
循環型躁鬱症:只發生輕躁期以及輕鬱期,不會出現狂躁以及重鬱的階

躁鬱症是什麼?

躁鬱症,正式名稱為「雙相情緒障礙症(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)」(雙相),意指患者的情緒會在「躁」以及「鬱」這兩個狀態中擺盪。躁鬱症是一種疾病,須由醫生診斷才能確診,一般的情緒波動不致影響生活不算是躁鬱症,躁鬱症患者的「躁」或「鬱」的情緒會維持好幾個禮拜以上,甚至更久,期間少有「正常」的情緒,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,就很可能患上躁鬱症了。

為什麼會發生躁鬱症?

躁鬱症的成因不明,目前只認為與腦部結構及基因有關。躁鬱症患者腦部結構或有所變化,但未必是導致躁鬱症的成因。而基因遺傳亦扮演着重要角色,若直繫親戚如父母、手足患有躁鬱症,得到躁鬱症的機會亦較高。另外,若生活上面對壓力,如親人過世、情感不順利、考試或工作重大挫敗,都有可能誘發躁鬱症。

如何自我評估躁鬱症?

了解上述症狀後,希望大家可以多注意自己或親朋的狀況,提早診斷、提早治療。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健康情緒中心提供的自我測試 >>  鬱躁症自我測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