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認知障礙症】50歲就有認知障礙症?是正常老化還是疾病?

認知障礙症(Dementia)是腦科疾病的一種,是長者腦部出現退化而引起,最明顯的病徵是「無記性」和思維能力減退,此症是需要治療、支持與復健。不過,年紀大不一定會患上認知障礙症,認知障礙症協會最年輕患者僅51歲,但隨着年齡增長,患病的機會率確實會上升。據醫院管理局資料顯示,香港65歲以下在公立醫院求診患者數未亦有所增長。

老人痴呆症、失智症、腦退化症?

提到「老人痴呆症」大家都不會陌生,但這個病稱底帶有負面和歧視成份,2010年香港有團體提出以「腦退化症」取締;至2013年國際性醫學手冊:《精神疾病診斷與手冊》第五版將「老人痴呆症」(Dementia)改稱為Maj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,香港翻譯為「認知障礙症」,台灣為「失智症」,正式取締了「老人痴呆症」、「腦退化症」的病稱。阿兹海默症(Alzheimer)是腦部退化的其中一種,且最常見,超過7成患者都屬於此類,患者的腦部會慢慢縮小、腦細胞減少,進而影響學習、記憶、理解和活動等能力。

認知障礙症年輕化?

認知障礙症患者如在年輕時發病大多與家族遺傳有關,例如父母其中一方有相關基因,患者子女亦有一半機會患病,但目前患者仍以70至80歲為主,年輕患者增加主要是因為港人對此認識漸多,及早接受檢測及評估。

認知障礙症的三種病因

  1. 阿兹海默症(Alzheimer):最常見的一種,但成因未明,或與遺傳有關
  2. 血管性認知障礙症:因多次輕微中風令腦部受損而成
  3. 路易氏體型(DLB):成因未明,會影響人的思維和行動
  4. 其他:令患者有認知障礙症病徵的情況,如腦積水、腦部感染、甲狀腺分泌不足、藥物中毒及抑鬱症等

認知障礙症的徵狀

早期 : 近期的記憶力衰退,思考能力減低

中期 : 情緒不穩,容易動怒,日夜顛倒,四處走動,日常生活需要家人協助

晚期 : 無法認出親人、失禁、說話和理解力遲鈍、喪失自我照顧的能力

預防認知障礙症的方法

阿兹海默症或路易氏體型並無有效預防方式。而血管性認知障礙症則可透過健康生活方式將病發率降低,如保持均衡飲食、適量運動、避免煙酒,控制高血壓、糖尿病和心臟病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