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糖尿病】糖VS醣要分清 消委會減醣電飯煲邊部最掂

糖尿病人需要嚴格控制血糖,注重飲食,想踢走尿病,患者首先要減少糖份攝取量,例如少吃甜食、飲品走甜等,可是「醣」就不是那麼容易避免了。「醣」的主要來源是白飯,無飯主義或代替品非人人接受,「低醣飲食」應運而生,近來最受關注的非減醣電飯煲莫屬,據消委會測試,市場上的減醣電飯煲表現參差,有些用完等於無用,立即了解更多。
「白飯」是元兇?!
根據全球健康媒體《WebMd》報道,經常吃白飯的人,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會提高,每吃多一份,罹患的機會率就上升10%,不過,其實問題並非白飯本身,而是出自白飯所含有的「醣」,即是碳水化合物,糖尿病人必需重點控制整體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,飯、粉麵、麵包等主食都富含澱粉質(「醣」),亦有些澱粉質類重的蔬果,例如薯仔、芋頭和番薯,其升糖指數(GI)偏高,容易導致血糖飆升,所以白飯不一定是糖尿病的元兇,但吃多了白飯罹患機會率的確是會上升。
糖尿病引起的疾病
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疾病,其可怕之處是其導致多種併發症,最常見的急性併發症是因為血糖過高或過低,嚴重者可導致昏迷,稱之為糖尿病昏睡與低血糖休克。而慢性併發症主要是由於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變,令多個器官出現問題,如冠心病、血壓高、腎衰竭、白內障、視網膜病變等,嚴重者可導致失明、中風、慢性皮膚潰瘍,組織壞死或要截肢等。過往有研究亦發現,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臟病的比率比一般無糖尿病的心臟病患者高逾80%。有36%心臟衰竭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。
糖尿病飲食重點
不少糖尿病人者初發時期生怕指數颷升而什麼都不敢吃,導致血糖指數時高時低,既餓着肚子又影響心情,有糖尿病專科醫生提醒,糖尿病人士須適當分配和進食才能有效控制血糖指數,避免血糖過高或過低。
進食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後會在體內轉化成葡萄糖,為腦部及身體肌肉提供能量,糖尿病人每天都要適當地分配正餐、湯水、水果和小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分量,只要分配的食物量合適,即使是一盅兩件,一樣都可以吃多花款又不超標。
事次測試的11款減醣電飯煲樣本,有4款屬磁應減醣電飯煲,7款屬於微型電腦減醣電飯煲,售價由$738至$2,388不等。消委會認為,有關減醣電飯煲的減醣表現參差,有部分甚至沒有明顯效果,不建議糖尿病患者以減醣電飯煲控制病情,建議控制每餐飯量,直接有效地控制醣的攝入量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如有任何健康飲食、疾病等資訊,歡迎大家報料給編輯部小編啊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