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自我貶低】自嘲成習慣?四個不健康自嘲跡象

在面對尷尬或處於壓力局面時,有人為緩和現場氛圍會把自己當作嘲笑對象,在心理學上這被稱作「自我貶低」(Self deprecation)。我們都知道,開自己玩笑、自嘲,沒有正確與否,但玩笑要開得有限度,否則這將帶來潛在危機。通常擁有高社會地位的人才會有自我抗拒的行為,像是公眾人物和明星,藉自嘲增進自己的親切感與吸引力;倘若你只是個平凡人或只在追求自我提升(Self promotion),自嘲會帶來反效果,會造成自我挫敗(Self defeating)的心理,讓別人會誤以為你是一個低自尊的人。
以下是我們要避免的不健康自嘲跡象,若你發現自己有這些狀況,建議先停止自嘲,用心傾聽自己的內心需要,有必要的話也可尋求心理輔導。
- 自嘲成習慣
雖然自嘲能緩解氣氛,但若過於頻繁或變成一種反射性行為,這時應該把它戒掉了!趁自嘲行為還沒干擾到你的思想之前,請儘快把這個壞習慣戒掉。
- 一個人時會自嘲
在社交行為時自嘲在所難免,若獨處時自嘲的意念仍在腦海中這就是心理健康的警告了。我們可能沒辦法控制不去想它,但我們有能力決定如何處理它,如擱置不理,最終會影響到自我形象。 - 開玩笑使氛圍結冰
當說了不該說的話或開了不好笑的玩笑時,現場氛圍突然靜止或失去原來的熱度,這意味著你說的話引起了負面情緒,或讓對方不開心,建議你不要再這樣做了。 - 無法接受讚美
這並非謙虛的表現,如對別人的讚美產生抗拒,覺得自己不配,並感到不舒服、慌張,或害怕,這可是因為我們怕承擔別人的期待和責任。若你發現自己對於別人的讚美感到非常有壓力,甚至錯誤曲解對方的本意,這就是不健康的訊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