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植物肉】人造肉營養價值、成份 你應該要留意

人造肉營養價值

近年素食餐飲主義抬頭,大小餐飲品牌紛紛因應趨勢,推出蔬食餐點, 植物肉 好味與否見人見智,美國麥當勞今日正式開賣McPlant植物肉漢堡就知蔬食戰勢不可擋。不過大家更關心的應該是 植物肉 (plant-based meat)是不是比真肉更健康呢?

科技製造出來的味道

現今科技進步,人造的已不是什麼驚為天人的事,「植物肉」(plant-based meat) 是以植物蛋白質製成的仿肉,一般採用大豆、小麥或豌豆等植物中的蛋白質加工而製作成肉類質感,然後加入人工色素同添加劑製作肉味、肉汁和外觀。植物肉不含真肉,卻標榜更健康、更環保,營養價值比真正動物肉類的高,味道和質感貼近真肉,近年市場可買到的植物肉有豬、牛、雞等風味,製成漢堡包、炸雞等出售,而植物蛋的勢頭亦非常強勁。

營養學上值得參考

製造植物肉的原料與一般素肉差不多,以植物豬肉品牌Impossible Meat為例,其以植物根部提取血紅素,取替動物中的血紅素,令植物肉有「肉味」,當中的纖維結構雖然與「真肉」相同,但就具有2.7g的膳食纖維,而且總熱量少37%,每100克「肉」中少約半碗白飯的卡路里;而總脂肪量少接近60%,相等於一個連皮炸雞脾的脂肪量,重點是其飽和脂肪含量少36%,對於嚴格控制營養攝取人士很值得參考。

植物肉健康與否視乎以下幾點

植物肉雖然由植物製成,屬於素食,但是否屬於健康食品則視乎以下幾點: 

1. 含鹽量:
植物肉屬於加工食物,製造時都會加入大量食鹽作為防腐及更有味道,若攝取過量鹽份會令血壓上升、影響腎臟功能。 

2. 添加劑:
為增加風味,製作植物肉時難免會加入添加劑,因此不屬於天然食物,始終人工色素等添加劑對人體害處尚未有定論,所以少食為妙。 

3. 脂肪成份:
植物肉的脂肪成份通常是椰子油,攝取過量脂肪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