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關節健鎂】強化肌肉的9種食物

鎂(Magnesium)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礦物質之一,人體有超過300多種的化學反應,包括製造蛋白質、合成骨骼或DNA等,都需要鎂的參與,鎂在神經傳導及肌肉運作扮演了重要角色,也能幫助穩定心律、血糖、並維持軟骨及關節健康。不過人體無法自己製造鎂,必需由食物來攝取。

據食物安全中心網站資料顯示,成年女性每天的攝取量應不少於 220 毫克;成年男性每天的攝取量應不少於 260 毫克。而評估食品安全的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(The Federal Institute for Risk Assessment, BfR)建議,如果需從其他營養補充品攝取鎂,每日不應超過250毫克,否則可能會導致腹瀉等症狀。

補鎂靠天然食物,以下將介紹9種含鎂又相當健康的食物:

  1. 黑朱古力 (Dark Chocolate)
    除了富含大量的鎂,黑巧克力也含有鐵、銅等礦物質,富含的膳食纖維也是益生元,能作為腸道益菌的食物,促進腸道健康,另外,巧克力更含有許多強大的抗氧化物,能打擊自由基,防止細胞受損、預防疾病,其中,可可含有大量黃烷醇(Flavanols),可以防止壞膽固醇的氧化及堆積,進而保護健康。建議民眾可以挑選濃度70%以上的黑巧克力,理論上濃度越高越好。
  2. 牛油果 (Avocado)
    一顆中等大小的酪梨,大約就能提供每日15%的鎂攝取量,不同於一般水果,酪梨含有大量油脂,特別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,對心臟健康很有幫助。研究顯示,吃酪梨能降低發炎、改善膽固醇指數、並能延長飽足感時間。
  3. 堅果 (Nuts)
    堅果含有大量的鎂,尤其是杏仁果、腰果和巴西堅果,只要約40克的一份堅果,就能補充20%的每日建議攝取量。堅果也富含纖維和單元不飽和脂肪,能幫助糖尿病患(Diabetes)控制血糖和膽固醇的濃度,此外,堅果有益心臟健康、抗發炎、當點心時還能幫助抑制胃口。
  4. 豆類、豆莢類(Legumes)
    豆莢類包括豌豆、小扁豆、大豆或黑豆等豆類植物,都是極具營養價值的食物,不僅含有大量蛋白質,也擁有豐富的鎂,1杯的黑豆就含有約120毫克的鎂含量,相當於1/3的每日攝取量。除此之外,其他豆類製品如豆腐,也含有豐富的鎂含量,有些研究顯示,攝取豆腐能保護血管,並降低罹患胃癌的機率。
  5. 種子類 (Seeds)
    說到熱門的健康食物,不得不提到南瓜籽、亞麻籽(Flaxseed)或奇亞籽(Chia seed)等這類種子食物,他們除了含有大量的鎂,也富含纖維、鐵、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omega-3脂肪酸。
  6. 全穀類 (Cereal)
    小麥、燕麥和大麥,包括近年來流行的藜麥、蕎麥等”準穀物”,都是富含鎂的穀類食物,多數的全穀類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、硒和纖維,能降低發炎反應和心臟病(Heart disease)的風險。
  7. 魚類 (Fish)
    魚是相當營養、也富含鎂的食物,特別是脂肪豐富的魚類,像是鮭魚、鯖魚或鱈魚,魚油的好處大家並不陌,生,當中的omega-3脂肪酸,一般認為能降低一些慢性病的風險,特別是心臟病。
  8. 香蕉 (Bananas)
    香蕉在世界各地都箱都受歡迎且普遍,一般提到香蕉,通常想到的是高鉀和防抽筋的效果,不過香蕉也含有不少鎂,過去網路甚至曾瘋傳:「香蕉空腹食用導致體內鈣鎂比例失衡,造成心血管收縮、心臟不適。」但這其實是錯誤的迷思,根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,人體本身就有調節機制,不可能因為空腹吃香蕉就造成心臟問題。
  9. 深綠色蔬菜 (Dark green vegetables)
    深綠色蔬菜是極具營養的食物,包括羽衣甘藍、菠菜或芥菜等綠色蔬菜都含有豐富的鎂,並且還富含維生素A、C、K等其他營養素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編註:以上所列數值僅供參考。個別人士如有營養素攝取量方面的疑問或有任何特別需要,請徵詢營養師或有關的專業醫護人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