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抗性澱粉】減肥不用戒飯,只要將飯放入...

食飯又怕肥,不吃又捱餓?想飽肚又不想變胖不是沒方法,尤其是現今不少人說吃飯太多會致肥,但米飯作為華人的主糧,「一刀切」實在不太可能,對愛吃飯的人來說太殘忍了。不過,科學界研究發現,有種澱粉質會愈吃愈瘦,只要將它「加工」一下就會變成名為「抗性澱粉」的減肥恩物,功效類纖維,具不易消化及吸收的特性,每天食用有減重效果。
何謂「抗性澱粉」?
澱粉質一種,功能與纖維相似,但難以被身體消化,只會在腸道發酵轉化為短性鏈脂肪酸,有助腸胃健康、增加飽腹感。有研究指,抗性澱粉有助減重,有益心臟健康,還名改善血糖管理、胰島素敏感性、消化系統健康、預防及治療大腸癌等。
有什麼食物含有抗性澱粉?
主要來自種子、豆、全穀物、根莖類食物、淮山以及煮熟後冷卻的隔夜飯。其實幾乎所有碳水化合物食物都含有抗性澱粉,以下買種則含有高抗性澱粉,而且卡路里不高:
1. 糙米:一碗白飯只含2.16克抗性澱粉,而糙米則含3.06克,加上含豐富維他命B,膳食纖維。如非吃白飯不可,建議只吃煮熟後冷卻過的隔夜飯,因為隔夜飯的抗性澱粉含量會有明顯上升。
2. 青蕉:每100克成熟香蕉只有1.23克抗性澱粉,未熟香蕉則含有8.5克抗性澱粉。
3. 薯仔:100克烤焗薯熱量只有42卡路里,當中卻含有0.59克抗性澱粉,如煮熟薯仔冷卻過夜,抗性澱粉含量更會增加3倍。
4. 燕麥:每一百克煮熟麥片含有約 3.6 克抗性澱粉,如將煮熟的燕麥冷卻數小時,抗性澱粉含量會更多。
5. 豆類:所有豆類富含膳食纖維及抗性澱粉。而煮熟後的豆類含有更多抗性澱粉,當中包括斑豆、豌豆、黃豆、枝豆、黑豆等。
抗性澱粉會流失嗎?
食物加熱時間愈長,抗性澱粉就會愈少!而澱粉質隔夜後抗性澱粉會增加兩三倍。要留意的是食物經過研磨後分子變少,抗性澱粉亦會流失,建議保持食物的完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