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冠疫苗】打疫苗前要吃飽和多喝水?一文睇完新冠疫苗症狀

本港目前將接種了196 萬劑新冠疫苗,市民普遍仍擔心接種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,有部份人選擇靜觀其變,但整個社會以愈來愈快的速度演變一種新的模式,為適應當前局面,在可見的未來將會有更多人選擇接種新冠疫苗。無論最後決定如何,你都要知道接種新冠疫苗後可能出現的症狀,哪些症狀是正常的,哪些症狀是不尋常又應該如何應對,接種前亦應先諮詢家庭醫生意見。
打疫苗前要吃飽和多喝水?
專家表示接種新冠疫苗前要先吃飯、多喝水,與避免不良反應並無直接因果關係,只要放鬆心情,在健康身體狀態下,便能減緩暈針、輕微不適的症狀,建議可按自身狀況,接種後原地坐下休息30分鐘及觀察針後反應。
哪些症狀不正常?
比較少見的症狀有淋巴結腫大、心臟不適、貝爾面癱、嚴重過敏等。從疫苗接種計劃開始截至 2021年5月16日,衞生署共接獲73宗懷疑貝爾面癱的報告,當中只有八宗被判斷為不屬於貝爾面癱。據衞生署資料,貝爾面癱(暫時性一側面部下垂)是常見的神經系統問題,大部分患者即使沒有治療亦可完全康復,發病三日內若能及早接受治療更可進一步提高康復率。不過,貝爾面癱是復必泰疫苗其中一種罕見的副作用。
不同年齡出現的症狀?
牛津大學的波拉德(Andrew Pollard)教授對接種阿斯利康的BBC健康科學事務記者指,當年齡越大,接種新冠疫苗的副作用會越小,他指70歲以上的人幾乎沒有副作用。但即使是兩個年齡相同的人,也會對疫苗產生完全不同的反應。
接種新冠疫苗會死亡嗎?
自疫苗接種計劃開始以來,衞生署共收到 20 宗死亡報告,涉及15男及5女子,年齡介乎43歲至80歲。這些個案中有13人接種科興疫苗,其餘7人接種復必泰疫苗。當局指,基於臨床數據及初步解剖發現,這些個案的死因主要是缺血性心臟病。
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成員曾浩輝今日(2021年5月31日)於記者會上表示,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過去三個多月研究20宗曾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的死亡個案,沒有任何一宗的死因與接種疫苗相關,他指,即使新冠疫苗研發需時較其他疫苗短,惟全球接種新冠疫苗人數打破歷史紀錄,專家掌握大量數據,對疫苗安全有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