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痛風 】尿酸高不一定有痛風!?

痛風 發作,痛起來關節又紅又腫,走起路更是痛得要命,實在難以忍受。 痛風是因尿酸高,導致尿酸鹽晶體沉積在關節處,觸發白血球的免疫行動,想要排除這些「外來物」而造成的發炎反應,患處會紅腫熱痛,常見於腳趾、腳裸、腳背等關節處。
尿酸過高常見原因
若腎臟排泄系統異常,使尿酸無法有效排出,加上攝取過量高嘌呤(Purine)的食物,就容易因高尿酸引發 痛風 。嘌呤是構成細胞中DNA與RNA的基本物質,因此動植物細胞代謝後就會產嘌呤,而人體約70-80%嘌呤是經由身體細胞自然代謝而產生,如長期攝取內臟、肉類、海鮮等高嘌呤食物,就會導致尿酸過高。雖然尿酸高不一定會患 痛風 ,不過尿酸越高,患 痛風 的機會越高。
誘發 痛風 高危食物
冬天天氣寒冷,很多人都愛打邊爐,會不自覺吃多了高嘌呤食物,如海鮮、肉類等,再加上天冷關係,血液中的尿酸也容易出現沉積的狀況,所以冬天很常見 痛風 發作,以下屬 痛風 高危食物,應減少進食,預防 痛風。

痛風 分4期
- 無症狀高尿酸血症(Asymptomatic Hyperuricemia)
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,但無 痛風 症狀,雖然目前不需用藥治療,但此狀態易引起急性痛風和尿結石,所以應盡快改變飲食習慣、減重,以避免 痛風 發作。
- 急性痛風
常見於中年男士及停經後的女士,這是由於雌激素對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。 痛風 發作時,關節紅腫熱痛、幾乎無法活動,常見發作部位包括腳趾、腳踝、膝蓋等。
- 痛風緩解期
指兩次急性 痛風 中間之無症狀期間,患者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急性 痛風 發作之間隔時間差異頗大,不發作、無症狀的一段時間可長達十餘年亦可短至數個月,但如果不治療,緩解期可能愈來愈短, 痛風 發作更頻繁。
- 慢性痛風石關節炎(Chronic Tophaceous Gout)
若患 痛風 而未有適當治療,有機會變成慢性痛風,患者的關節、耳輪、皮下組織甚至內臟器官,會因尿酸鹽的沉積形成粒狀或球狀的凸起,稱作痛風石。痛風石會造成痛風關節炎,導致關節變形。
減輕 痛風 方法
一旦發現尿酸高、患有 痛風 ,除了使用降低尿酸的藥物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幫助治療外,可藉由控制體重、戒酒、減少高嘌呤食物等方式,改善增加尿酸生成、減少尿酸排出的不良習慣,避免未來痛風發作。同時,應進行輕度的有氧運動及每天補充足夠的水分,幫助尿酸排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