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貧血】5個港女1個「貧」經血量多宜做血液管理

本港女性普遍有貧血情況,衞生署數字亦顯示,本港平均每5個女士就有1個貧血,而月經是引致貧血常見高風險因素,一旦忽視,隨時增加死亡風險。香港婦產科學會代表蔡嘉敏表示,女士貧血以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,風險因素包括經血過量等,病情可大可小,嚴重者或需輸血,而血液管理可改善病情。
香港婦產科學會報告指,本港每四至五名女性便有一位貧血,學會代表、婦產科專科醫生蔡嘉敏指出,女士如想知自己的月經血量是否過多,可留意衞生巾的血量,如以正常頻率更換衞生巾,仍是全條染血甚至滲漏,或多見血塊,則屬於經血過量,有缺鐵性貧血的風險。她建議女性善用月經量計算表,計算更換衞生巾的頻率、經血量及留意有沒有大血塊或血崩情況等,一旦發現血流量不正常,應盡快求診。
蔡嘉敏指,部分女性或因其他婦科病而引致貧血,例如子宮內膜瘜肉、肌瘤、功能性子宮出血及子宮內膜癌等,不過女士貧血以缺鐵性貧血最常見,病情可大可小,輕則出現疲勞、難以集中、頭痛、臉色蒼白及手腳冰冷等,嚴重貧血者或需輸血,若要接受手術,增加併發症風險。
香港臨床血液管理學會主席周雨發指,透過血液管理等多種補鐵措施,可增加患者的血紅素,例如補充鐵丸、靜脈注射輸鐵等,配合手術期間的先進技術及儀器以減低失血或輸血需求。有一名45歲女士四年前出現經血過量問題,其後證實患上嚴重貧血,治療無效後需動手術切除子宮,惟血紅素不達手術所需水平,遂做血液管理,血紅素在4周內增約5g/dL,術後康復進度理想,3天就能出院。